|   | 
      
      
          外出旅游途中,老母亲频繁“跑”厕所?有人甚至一天跑80次厕所!记者获悉,这种情况并非因为喝多了水,而是可能患上了“膀胱过度活动症”!膀胱过度活动症是常见下尿路疾病的一种。下尿路疾病困扰着我国大量女性患者,尤其是生育后的女性因为盆底功能受损,极易出现此类症状。 
 
  下尿路问题 
 
  严重影响生活 
 
  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征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 
 
  国外曾有调查显示,相较于男性而言,女性因生产而导致的盆底肌肉损伤或张力下降,会让产妇在1年内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概率上升至25%。 
 
  重要的是,很多女性被尿频、尿急、尿失禁等各种各样下尿路症状困扰,却羞于提起。“有的人晚上每个小时都要起身一次,有些重症患者甚至一天24小时要去80次厕所,生活不堪其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下尿路疾病专科副主任黄海主任医师指出,正常人一般24小时去8次厕所。下尿路问题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心理造成影响。 
 
  40岁后 
 
  每十人有一人中招 
 
  女性并非下尿路疾病的唯一偏爱人群。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曾对我国34个城市13600名人群发起过研究调查,结果发现41岁以上的人群中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患病率高达11%,也就是每10个人就有一个患“下尿路疾病”。 
 
  黄海指出,国人多数观念较为保守,对泌尿系统的疾病往往难以启齿。随着泌尿外科学的飞速发展,医学界对排尿功能障碍、神经源性膀胱、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等下尿路疾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诊疗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其实,下尿路疾病完全可以治疗,切莫因为面子而使问题得不到解决。 
 
  治疗: 
 
  多种方法帮助解决 
 
  黄海指出,通过行为训练、辅助装置、药物或手术,能使大多数尿失禁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甚至治愈。 
 
  针对严重患者,通过微创手术植入膀胱起搏器即可改善排尿症状,让主管膀胱和排尿的神经准确向大脑送达“开”“关”信号。膀胱起搏器植入术具有微创、安全、治疗的可逆性及有效等优点,目前全球已经有超过22.5万人受益于该疗法。 
 
  原标题:频繁“跑”厕所 警惕膀胱过度活动症   | 
        
      
        |   | 
        
      
        |   | 
        
      
        |   | 
        
      
        | 上一篇:年年岁岁端午安康,人字牌救心为心脏护航 | 
        
      
        | 下一篇:WHO:职业倦怠是一种“职业现象”并非疾病 | 
        
      
        |   |